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組合壓接方式、模塊化結構、星型布線并且具有開放特征的布線系統。它包括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垂直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
1.服務器
管理資源并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計算機,通常分為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和應用程序服務器。運行以上軟件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也被稱為服務器。相對于普通PC來說,服務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組、內存、磁盤系統、網絡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2.路由器
又稱網關設備,是用于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所謂邏輯網絡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絡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
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絡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設備。
3.光纖收發器
一種將短距離的雙絞線電信號和長距離的光信號進行互換的以太網傳輸媒體轉換單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稱之為光電轉換器。產品一般應用在以太網電纜無法覆蓋、必須使用光纖來延長傳輸距離的實際網絡環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寬帶城域網的接入層應用;同時在幫助把光纖最后一公里線路連接到城域網和更外層的網絡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4.光纖
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可作為光傳導工具。傳輸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和George A. Hockham首先提出光纖可以用于通訊傳輸的設想,高錕因此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5.光纜
是為了滿足光學、機械或環境的性能規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護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纖作為傳輸媒質并可以單獨或成組使用的通信線纜組件。
光纜主要是由光導纖維(細如頭發的玻璃絲)和塑料保護套管及塑料外皮構成,光纜內沒有金、銀、銅鋁等金屬,一般無回收價值。光纜是一定數量的光纖按照一定方式組成纜心,外包有護套,有的還包覆外護層,用以實現光信號傳輸的一種通信線路。
即:由光纖(光傳輸載體)經過一定的工藝而形成的線纜。光纜的基本結構一般是由纜芯、加強鋼絲、填充物和護套等幾部分組成,另外根據需要還有防水層、緩沖層、絕緣金屬導線等構件。
6.配線架
用途主要是用以在局端對前端信息點進行管理的模塊化的設備。前端的信息點線纜(超5類或者6類線)進入設備間后首先進入配線架,將線打在配線架的模塊上,然后用跳線(RJ45接口)連接配線架與交換機??傮w來說,配線架是用來管理的設備,比如說如果沒有配線架,前端的信息點直接接入到交換機上,那么如果線纜一旦出現問題,就面臨要重新布線。
7.UPS
即不間斷電源,是將蓄電池(多為鉛酸免維護蓄電池)與主機相連接,通過主機逆變器等模塊電路將直流電轉換成市電的系統設備。主要用于給單臺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系統或其它電力電子設備如電磁閥、壓力變送器等提供穩定、不間斷的電力供應。
當市電輸入正常時,UPS 將市電穩壓后供應給負載使用,此時的UPS就是一臺交流市電穩壓器,同時它還向機內電池充電;
當市電中斷(事故停電)時, UPS 立即將電池的直流電能,通過逆變零切換轉換的方法向負載繼續供應220V交流電,使負載維持正常工作并保護負載軟、硬件不受損壞。UPS 設備通常對電壓過高或電壓過低都能提供保護。
8.網絡面板
是指應用于工作區布線子系統,適合多類型模塊安裝的一類布線產品。其主要作用是用以固定模塊,保護信息出口處的線纜,起到類似屏風的作用。
網絡面板對于布線系統來說,不是主要的影響性能的產品部件,但是在整個布線系統中,卻是僅有的幾個外露在墻體表面的產品之一,其性能與美觀直接影響著整體布線的效果。
9.交換機
一種用于電信號轉發的網絡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絡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以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
1.屏蔽線纜系統
不言而喻,屏蔽系統有著良好的抗電磁干擾和防止信息外泄的能力。對于支持萬兆傳輸的6A類屏蔽系統,可以不用考慮外部串擾測試問題,這無疑將節省大量測試時間。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用戶考慮使用屏蔽系統的原因在于信息安全的考慮。另外,屏蔽系統可以支持更高的帶寬應用,最高可達到1.2GHz.
但是,屏蔽布線系統也有其發展的局限性。首先,屏蔽系統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接受度低,可能只占整個銅纜布線系統市場份額的5%.這意味著設計、安裝人員都對其相對陌生,需要進一步培訓。由于要保證屏蔽系統的360度連續性屏蔽效果,屏蔽系統必須進行正確的安裝與接地,施工難度高,耗費時間長。另外,由于金屬保護層的存在,利用屏蔽系統支持PoEPlus應用時,線纜產生的熱量無法散出,會對性能產生一定干擾。
2.光纖系統
光纖是信息傳輸的最佳媒介,不僅在長距離、高速率傳輸方面有著銅纜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同時,與銅纜制造受制于原材料——銅金屬這一稀有資源不同,光纖的制造不受原材料資源限制。此外,相比銅纜,光纜的尺寸更小,組網時也不用受到鏈路內連接器數量的限制,而且無需考慮由電磁干擾影響帶來的問題。伴隨著“光進銅退”的趨勢,光纖系統在數據中心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光纖端口設備的價格依然昂貴,數倍于相同應用的銅纜設備,這成為光纖系統還無法完全取代銅纜系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光纖安裝需要專業從業人員利用專用工具來進行,施工成本和要求都比較高。此外,面對新興并且備受關注的PoE以太網供電技術,光纖系統是無法進行支持的。
對于數據中心內的光纖系統,行業內普遍的共識是推薦采用OM3激光優化光纖系統。這一系統可以利用VCSEL(垂直表面激光發射器)光源在850nm波長支持10Gb/s傳輸,距離可達到300米。在升級方面,一些生產商著手超越10Gb/s標準,利用粗波分復用技術傳輸40Gb/s.
3.銅纜系統
雖然相比光纖系統,銅纜系統在傳輸距離以及信道連接器數量上受到限制,但是銅纜系統是所有設計、安裝和使用人員最熟悉的。它可以通過低成本的方式實現高速率應用,從10/100/1000Base-T到10GBase-T,銅纜系統都可以很好地支持。此外,非屏蔽系統可以支持PoE應用,在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為遠端設備供電。
當2005年TIA頒布942標準時,6A類的標準還不成熟??紤]到當時的市場情況,在此標準中,推薦使用6類或以上等級線纜。今天看來,6A類是最經濟的實現10Gb/s傳輸要求的鏈路配置方式,該系統采用比6類不高出兩倍的成本卻提供10倍的傳輸能力,因此每Gbps的成本要低得多。盡管6類也可以在短距離內支持10Gb/s,但是其抑制噪音的能力以及傳輸性能比6A相差甚遠。
盡管市面上現有的10G銅端口網絡設備的價格昂貴,但是伴隨著設備廠商的大量生產,市場的成熟,價格自然會降低,如同當初的千兆端口設備一樣。值得關注的是,由于10G傳輸要求的功率很高,早先的收發器每端口耗電量甚至達到了10到15瓦,所以在10GBASE-T標準中規定了“低功率短距離傳輸模式”,將每端口功率消耗降至4瓦。重要的一點是,只有6A類或更高類型的線纜才可以在30米距離內支持這一模式。
最后: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縮寫SCS)采用模塊化設計和分層星型拓撲結構。它能適應任何大樓或建筑物的布線系統。其代表產品是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PDS)。PDS一般采用模塊化設計和物理分層星型拓撲結構,傳輸語音、數據、圖像以及各控制信號。